当全民健身热潮邂逅“五一”假期,烟台市民用运动的热情勾勒出别样的假日图景。这个假期,烟台公共体育场馆以“低免开放”为主基调,化身市民健身的“主阵地”,无论是场馆进行的赛事活动,还是城市角落的运动剪影,都彰显着港城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热忱追求。据统计,“五一”期间烟台市公共体育场馆累计接待市民超6.2万人次,运动健身成为已烟台人假期“避峰出游”的新选择。
为满足市民多样化健身需求,烟台市体育局在“五一”期间组织全市12处公共场馆进行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,涵盖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游泳等多个热门项目。烟台市游泳跳水馆、芝罘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场馆通过提前预约、分时段开放等方式,最大限度满足市动需求。其中,芝罘区全民健身中心因常年分时段低免开放,ballbet贝博假期人气持续高涨,篮球场、羽毛球场从清晨至傍晚均被预订一空,开放时段场馆内“一场难求”。 假期期间,市游泳跳水馆、体育公园体育场、芝罘区全民健身中心、牟平区体育场日均客流量超千人。
不止于室内场馆,烟台的滨海步道、城市公园、社区广场也成为“天然健身房”。清晨的滨海中路,晨跑队伍与骑行爱好者相映成趣,成为海边一道流动的风景线;傍晚的公园、社区健身区,老人们打太极、跳健身操,一招一式尽显传统养生魅力;孩子们在轮滑区追逐嬉戏,“运动过节”已成为烟台市民的新风尚。
“假期不想去景点人挤人,来体育馆打打球出出汗,既放松又健康!”“现在身边越来越多人把运动当成假期标配,场馆开放时间合理,价格也实惠,特别适合全家参与。”市民刘女士在芝罘区全民健身中心的羽毛球场上感慨道。
场馆内欢呼声此起彼伏,不少家庭以“运动亲子游”的形式共度假期。“平时工作忙,难得带孩子来打球,孩子玩得不肯走。”市民王先生带着10岁儿子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。
场馆的火爆人气背后,是烟台市民健身意识的显著提升。公共体育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为应对假期客流,我们提前优化线上预约系统,完善场地调度和安全保障方案,增加假期服务力量。看到大家参与运动的热情这么高,我们也倍感振奋,未来将持续完善服务,让更多市民享受运动红利。”
当“五一”的喧嚣渐退,烟台的全民健身热潮仍在延续。当运动成为假期“刚需”,当场馆成为社交“新地标”,公共体育场馆已是市民情感联结、享受生活的重要空间,让这个“五一”假期不仅有“烟火气”,更有“健康味”。
未来烟台市将持续优化场馆服务,扩大低免开放范围,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,让运动成为更多市民的“生活标配”,为城市注入持久活力。(通讯员 刘滨鸿)
黑龙江省司法厅消息,7月28日12时,戒毒人民警察、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师帅,因病医治无效去世,享年47岁。
本院在执行申请执行人蒯某与被执行人江苏亿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、毛环宇、吴素林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,因被执行人江苏亿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、毛环宇、吴素林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,申请执行人向本院提出悬赏执行申请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,特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如下:被执行人:江苏亿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,住所地江苏省太仓市经济开发区苏州中路511号1幢。
中俄两军将举行“海上联合-2025”联合演习、第6次海上联合巡航7月30日下午,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,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发布消息。中俄两国海军将于8月位俄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举行“海上联合-2025”联合演习。
“导弹睁眼!打掉了!” 歼-10C再亮剑震撼世界 针对这场演习,飞行员表示:没有体系基本没有机会击落隐身机,歼-10C仍在当打之年!
好消息,电影731于2025年7月31日顺利上映 #731 #电影#正能量传递 (个人观点 无任何不良引导)
六盘水马拉松冲击高原PB 连续第三年参加六盘水马拉松,今天状态感觉不错,冲击海拔1500以上的高原全马最好成绩,冲!今天不直播,终点给兄弟们汇报战绩~#六盘水马拉松 #2025六盘水马拉松 #1000场马拉松挑战 #马拉松 #尹顺金训练营
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、普惠式、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,今年初步安排900亿元左右
7月30日下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和财政部、国家医保局、全国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
来源: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-大有文化工作室】近日,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“书山问渠——赵彦国书印展”与观众见面。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策划与研究专题系列展,共展出赵彦国近年来创作的书法篆刻作品三十余件(组)。
中央巡视组入驻,康军被查!花1000万建10个豪华厕所,李德明被双开!
据陕西省纪委监委7月29日消息: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康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陕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公开简历显示,康军,男,汉族,1964年4月出生,陕西榆林人,高级经济师,西安交通大学工学硕士。
三峡大坝 “账本” 曝光:运行了 20 余年,2500 亿投入如今回本了吗?
1994年,三峡工程一锤定音,全国2500亿元砸下去,一座巨坝横卧长江。20多年过去,机组天天转、电送四方、水拦百洪、船走长江,账本这才翻开。